时间:2022-09-09 01:39:48 | 浏览:1160
今年4月,来宾市武宣县男子刘某到县城一诊所看病后身亡。事发后,刘某家属才得知为刘某看病的“医生”实为诊所护士覃某,且覃某并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记者了解到,刘某家属先后向武宣县卫健局和公安部门反映此事,要求对覃某非法行医一事进行处理,但并未得到合理答复。
谭文任诊所
47岁男子诊所看病,输液治疗后死亡
父亲刘某出事后,22岁的刘晴(化名)便辞职在家,整日奔波在相关部门之间,为父亲的不幸遭遇讨说法,然而4个多月过去了,除了当地卫健部门给诊所的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外,没有任何进展。
刘晴一家居住在武宣县丽光路上。今年4月26日上午11时左右,47岁的刘某因胸口疼痛、头晕,来到武宣县城北路西333号的谭文任诊所看病,诊所从业人员覃某(诊所医生谭文任的妻子)针对刘某症状,给予针灸和输液治疗。
下午2时左右,输液完毕的刘某服下一杯蛋白粉后,出现脸色苍白、胸闷、气促等现象,随即便瘫倒在诊所地板上,失去意识。覃某立即对他进行心肺复苏,120医护人员随后也赶到现场,120医护人员抢救了半个多小时后宣布刘某死亡。
看病的是诊所护士,并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
刘晴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她从武宣县卫生健康局当天对该诊所出具的一张监督意见书上才得知,为她父亲看病的覃某实际上是该诊所的护士,且并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未经医师处方即给病人调剂处方药品。
“要是她一开始就说自己没有医师资格,我父亲就不会给她看病了。”刘晴告诉记者,她认为,正是覃某的无证行医行为,造成了她父亲的死亡,她不能原谅覃某。事发当天,诊所拿来7万元作为预付赔偿金,前提是要求家属将刘某尸体运至殡仪馆,此后便无下文,也没有向刘晴一家道歉。
5月15日,在当地卫健部门工作人员的主持下,刘晴一家与谭文任夫妇在武宣镇政府进行了调解。调解中,双方都同意对刘某进行尸检,其余的赔偿问题,因双方意见分歧较大,未能成功,“他们根本都没有诚意,不想进行赔偿”。
公安不予立案通知书
公安部门表示不予立案
5月18日,刘晴一家向武宣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进行报案,要求派出所委托法医对刘某进行尸检,派出所认为当前还没有刑事立案,无法委托尸检。而后,武宣县卫生健康局启动尸检程序,组织双方委托桂林市正华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尸检。6月16日,该鉴定中心给出了鉴定意见:刘某系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导致急性心包填塞而死亡。
7月9日,武宣县卫生健康局对谭文任诊所进行了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上表示,谭文任诊所使用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覃某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行为,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诊所进行罚款4800元、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而对于覃某涉嫌非法行医的行为,武宣县卫生健康局将相关材料移交至武宣县公安局,希望追究其刑事责任。7月18日,武宣县公安局对此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在武宣县公安局不予立案通知书上显示,对于武宣县卫生健康局所移送的证据材料中,无证据材料证实覃某“非法行医”行为与刘某死亡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武宣县公安局认为该案件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不予立案。
对于公安局不予立案的做法,刘晴一家无法接受,认为卫健部门已经证实覃某存在非法行医的行为,且造成自己父亲死亡的严重后果,公安机关应该追究其非法行医罪的刑事责任。
对此,8月6日,刘晴与律师向武宣县检察院提交了不予立案监督申请书。目前,尚未得到回复。
卫健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卫健部门启动行政处罚机制
武宣县卫生计生监督所所长覃静平告诉记者,刘某在诊所就诊当天,诊所的医生外出培训,诊所只有其妻子覃某在场。刘某出事后,武宣县卫生健康局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在掌握到覃某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对该诊所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将涉嫌非法行医的覃某进行立案,将相关材料移送至武宣县公安局。
“武宣县公安局认为覃某不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不予立案,但行政责任还是有的。”覃静平表示,7月30日,在接到武宣县公安局不予立案的通知书后,卫健部门立即启动行政处罚立案机制,追究覃某的行政责任。目前,案件仍在办理当中。
至于为何不予立案,武宣县公安局相关工作人员给出了答复,“死者因心脏疾病死亡,但鉴定结果没有显示与诊所‘医生’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不能认定为犯罪事实。”该民警表示,通知书上已经写得很明确,办案民警也曾与死者家属解释过相关原因,并告知如何走法律途径。
诊所回应称当事人执意要求用药
8月27日,记者联系上诊所的医生谭文任。获知记者来意后,谭文任表示,事发当天,他外出学习,诊所门口也挂有横幅进行说明。“我老婆说他是心脏病,要他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他朋友说要用药缓解一些。”
谭文任告诉记者,事发前,刘某有饮酒行为,由朋友陪同到诊所看病。在妻子覃某一再表示要他去医院检查时,刘某的朋友坚持要其开药帮忙缓解一下,所以覃某就按照心脏病的情况给刘某开了一些药,并用针灸进行缓解。哪知,刘某用药后出现了意外。
“谁都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很艰难。”谭文任说,事情发生后,妻子当晚东拼西凑7万元赔偿给刘某家属,但其家属不讲理,执意要求更高的赔偿,“我们几次登门道歉,他们也不接受”。
谭文任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诊所到事发时只营业了一个月,如今许可证也被吊销,无法营业,“现在我们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近视?”“孩子近视了该怎么办?”“做矫正手术就能治愈近视了吗?”……暑期往往是儿童近视的“加速期”以及“就诊潮”,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协”守光明科普团队整理了家长们关注较多的近视防控问题,为您一一进行解答。什么是近视?近视是
暑期是近视高发期!眼科医生带你了解孩子近视的10个真相 | 暑期安全公开课⑥暑假以来,在眼科医院就诊患者中,有不少是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矫正视力的。假期,孩子们多了放松娱乐的时光,但稍不注意近视问题也会悄悄来到孩子身旁。该如何预防孩子视力下滑?
根据调查研究,近年来青少年的近视率逐渐上涨,孩子的视力问题成为家长的心头的大事,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家庭医生在线特别邀请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健康管理部副主任、培训组组长周俊,为家长关心的近视问题一一作出解答。引起近视的原因有哪
今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共同呵护孩子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5月2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于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开展了一场关于“近视的认知与防控”的科普讲座。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在逐年攀升,且呈现出低龄化、重度化的发展趋
我国近视人数超过6亿近年来角膜塑形镜作为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解决方案之一得到越来越多学生家长的认可角膜塑形镜属于3类医疗器械属于最高级别佩戴角膜塑形镜必须到医疗机构验配同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眼科医生为一名儿童近视患者验配角膜塑形镜
眼睛近视的人就必须要佩戴眼镜吗?还是看东西的时候才戴眼镜呢?其实到底要不要戴眼镜的是要根据近视的度数来判断的,如果是轻度近视的话是不需要一直戴眼镜的,但是中度近视或者高度近视就是应该要长期佩戴眼镜的。因为如果度数较高的话看物体就会产生模糊重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眼科 冯庆阳医师 林惠芳正常人的眼球近似球形,当眼睛的调节处于静止状态,外界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时,就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人就能看到清晰的图像,而近视的发生主要与眼球前后轴长度过度拉长有关,从而导致物
每个孩子都自带光环和祝福出生,从视力的角度上来说,就是远视储备。过早和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其实就是过早透支了宝宝的视力健康。6月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中国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2018年全国儿童青
近日一则话题“近视12000度是种什么体验”上了热搜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碰到的患者并晒出了患者所佩戴的眼镜▼因为度数太高网友都被惊讶到了该话题的讨论数也冲到1.7万对此,市民们也感到惊讶这种度数的近视是真实存在的吗?眼科专家:从业数十年尚
近期,一家长周末带5岁孩子去检查视力,视力1.0,家长高兴于孩子的视力保持得不错,没想到医生却说:“要多注意孩子可能一年后会近视……”为什么会这样?原来,这是根据小孩眼睛的“远视储备”消失来判断的。资料图片远视储备跟近视有什么关系?一般情况